|
现在大伙都喜欢用手机词典、电脑词典、硬件版的电子词典,我也是。方便嘛!但是我对纸质词典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有时候看到了喜欢的纸质词典,还是忍不住手痒,抵不住诱惑掏出了钱包。下面是我的一部分词典。晒晒哈 。
大伙用什么纸质词典呢?乐意在这里晒晒吗?乐意就晒晒吧!
下面的文字比较长比较拉杂,大伙可看可不看哈。
-------------------
读初中的时候我有了第一本英语词典,是商务馆的简明英语小词典,大32开的,黑色软塑封皮,纸张很薄但是纸质极好。是期末考试得到年级第一名,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在大会上领到的奖品。虽然东西值钱不多,但是领奖时的那种害羞紧张又美滋滋的感觉还是很享受的。在当时来说这是一部很好的词典,内容简明而又全面,神奇有似《新华字典》,至今我还记得它的样子。但是当时用得很少,我保存了几年,后来给一个弟弟了,不知道他用的多不多。
直到上了大学,用英语词典似乎都很少——现在想来似乎好奇怪哟。到了大学以后,因为不是外语专业,虽然英语有三四门课,但大伙学英语的热情并不高,只为通过考试,更别提打算用英语了。但是我一直对外语、语言学比较有兴趣,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接触了后来学习的语言学。那时候我很喜欢看书,常常在图书馆、书店一坐、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在学校的图书馆经常看看《中国日报》、《英语学习》、《英语世界》、《外国语》这些杂志、报纸,但都没有很用心、很用功地看很多、做很深。那时候看书也很杂。文理工农医无所不看,喜欢就多看点,不喜欢就少看点。阅读的取向也与好多同学有所不同。举个例子,有一次图书馆处理旧书报,售价按种类各不相同,同学多数都是买写美女、兵器杂志之类的(这些我也喜欢看,但那时候不会买),买其他的都是买来当废纸用的。我却买了两大摞几十年前的旧报纸、旧杂志(其中包括好几本《文史哲》杂志,我现在还记得),而且我买了这些“破烂”不是直接当废纸用,而是真正地阅读的。同学不解,我却看得津津有味,从中仿佛可以置身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几十年前的社会现实之中。
有一天在学校附近那个店面很小的新华书店门市闲转。那时候书店基本上还只有新华书店,那个书店也不是开架的。我忽然看到一本封面红红的词典呆在其他薄薄的书中间,很醒目。我要来看了,一看收词“竟然”那么多,解释义项也那么多、那么全,特别是里面有好多习语,这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它顿时吸引了我,于是我花了好几块大排的钱(当时它就不算贵,但是还是需要一点钱的,毕竟那时候人们的收入非常少)把它买下了。由于那时候阅读面非常广,可读的东西又很多(好多都是新闻类、休闲类的,唉),阅读的外语并不多,但是我一直把这本字典当个宝,到哪儿都带着。
工作以后最初的好几年都是干的在学校学的专业有关的事情,很久以后才考学读研,选了自己喜欢的语言学专业。这时候引进的词典逐渐多了起来,国内出版的词典种类也猛增,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我算是当地那个小地方第一批买个人电脑的人。工作几年后,当时收入很少,但是我就买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脑(与工资相比算是很贵的,而且紧接着就上网了。当时上网网速特别慢,但是价格特别贵。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上几十个小时的网费)。买第一部电脑时,我就用上了电脑自带的OEM版电子词典【此处所说的电子词典是指区别于传统的纸质词典的用电子屏幕显示的词典,包括硬件版的电子词典(如步步高,以及后来功能更多包含词典功能的学习机),和作为软件的电脑版词典(如金山词霸、一点通)以及后来随着智能手机出现的手机版词典】,因为电脑版的金山词霸容量很大,又可以屏幕取词,觉得真是太方便了。当时还有一个软件叫金山记单词,可惜里面的词库都是小初高大的内容,没有收录词典的,比较不适用,所以用的很少。
后来又买过一个名人牌的硬件版电子词典,里面包含了一套英语、汉语词典,感觉也很棒。除了不能在上面写字以外,基本上是跟得上纸质词典了。由于它的显示界面很舒服,词典多,查词快,又能点击查词,丝连绳引,由此及彼,所以我经常拿着它一玩就是两三个钟头:正查、反查、旁查、上查、下查,乐此不疲。
但是,纸质词典的好处还是不可替代的。有一条就是可以在上面写字。我看书喜欢在上面写字,凡是自己的、用心看的书,都被我写得、划得一塌糊涂。理解、感悟、解释、联想、争议、质疑、创见……有的地方还写了又写,惨不忍睹。有的地方用很小的字一连一连写了好几页,有时地方不够写的还要夹个纸片,写满蝇头小子。连图书馆借来的书我看的时候也一阵阵地萌生在上面写字的冲动,但是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图书馆的规则才作罢,只好在笔记本上写,奇怪的是在笔记本上的冲动总是会受到些抑制。
买纸质词典,印象较深的有:【1】 第四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词典》(王力),这两本词典被我翻阅无数遍、写画无数处,原来的样子已经荡然无存。而且“现汉”的封面已经被翻掉,后来用胶纸粘住,但最后还是坚持不住,掉了。同样,这两本词典没有使用电子词典之前用的更多一些,多年以后它们的功用还一直保存着。它们为我读硕时赢得了“活字典”的美名(这个“美名”最初是一个老师上课间隙随口叫的,实为赞赏和鼓励。我当初心里无疑,也是甜蜜蜜的。因为这意味着我的基本功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后来同学也常这么说,我就诚惶诚恐了,因为这很“可怕”:当“字典”太难了,况且这两本还只是中小型词典。而且这引起某位自视甚高可惜腹中空空的同学者的严重不适,常借此事或此类事找刺,以使我陷入“难堪”以快其意,其可悲可笑之状不说也罢)。因另有同学者表示赞美(人兼词典),这两本词典都被我送给他们了。后来这两本词典我又都买了(新版的),但是已不复当年写画复写画的辉煌灿烂之盛。
【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IV版)。当时已经大学毕业,对英语虽然比较有兴趣,但是之前还没有怎么认真学过,只是完成学业规定而已。当时的工作几乎完全跟外用沾不上边,而且单位(ZF机关)中那些农民(非歧视,但是这些农民恰恰因为自己摆脱了农民身份而得意,而且凭此卑视农民)心理非常怪异又敏感,假如你不当心随意说了个外语单词,都会让他们感到严重不适。在那里的规则是越低级越垃圾越安全越有“前途”。
但是我内心深处仍然有一种隐藏着向上的冲动没有完全死去。当时特别喜欢看书、买书。那时候工资可是很低,但是我总共买了好几千块钱的书——这在那些农民看来几乎是“有病”。在他们的猪级头脑里,要么不花钱,要么买点时尚的衣服、用具装点门面才是。买书看书,“熬脑子”不说,还花那么多钱,不是有病是啥?
一天骑车经过路边,看到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十几本“牛高IV”,没有别的书。这路上当时除了我和他空无一人,小伙子脸上有点书卷气和疲乏之气。一看就知道是搞点副业贴补开支的。(后来想起来觉得奇怪,为什么那个小伙子在那里摆摊。再一想却又见其精明,那里是为数不多的潜在的买者如我较为可能出现的地方)。
红红的书皮吸引了我——不是内容,当时并不知道“牛高”是个什么东东。我下车翻了翻书,一看就知道是盗版书。纸质很粗糙,(但是比较厚),油墨印得不均匀,有的地方字迹不清晰。而且后来发现有个别纸页竟然有洞!那个地方的字就没有印上去(后来我自己把字补上了)。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我对它的喜欢。
但是令我奇怪的是,里面的字竟然很少有错的。—— 如今技术升级了,盗版书虽说常常比不上正版书那么精美,但是内容往往是与正版书完全相同的,没有什么不同的错误。当年的盗版书可不是这样,除了纸质、印刷、装帧差之外,书里的错字太多,这是最主要最常见的问题,还有遗漏(字、词、语句甚至段落、篇章)、颠倒、甚至多出的情况,很多都让人头皮发麻、无法卒读。
当时看到这本很少错字(后来发现一个错字都没有,大概是已经采用了新技术了)的盗版书,已经感到“新奇”甚至有点欣喜了。再看内容,里面对词的解释,名词有可数不可数,特别是动词有组合格式的介绍,这对二语者简直太实用了。
这本辞典就是大名鼎鼎的“牛四”。我不会讲价技巧,花了三十大洋买下了,喜滋滋地带着这个大厚本子回到了家。后来有年轻“同伙”说那样的书,十到十五块钱就能买下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我太喜欢它了。这本词典收到了《现汉》、《古汉常用字》一样的高级待遇:被翻了又翻,写了又写,弄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后来我读研了,看到有“增订本”出版,买了一本二手的,正版,但是我还是喜欢用那本旧的。正版的反而常常闲置着。(就是照片上床里边呆着的那位)。
后来我买了数千元的书(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那时候工资少啊),包括一些工具书。其中值得一说的是《辞海》,九九版。这本书可以说是很花了一点钱的。之前老家有一部七九版的《辞海》,我在老家没事的时候常常当初百科全书去读,而且常常动手画。这时候我弟弟(就是我给他词典的那位)老是跑去向老爸告状,老爸必来批评。如此心情受到影响,看得就少了。不久他们就把这部三大卷本的《辞海》当废纸卖了,可能觉得这样爽一点,好低级无聊。我买了新辞海以后看得却不多了,因为这时候
【这个名人牌的硬件版电子词典外壳是全金属的,很硬很重,有其他电子词典的几倍重。我喜欢。因为这可以避免携带时被压坏(这是容易发生的事情),也不容易摔坏。
它的缺点是只能用干电池。说起这个还有一个小小故事。由于我是经常长时间地玩,很费电池。我想把它改装成能用交流电的。技术上这很容易办到。问题是材料。我网购了一个低压变压器——可以把220V的交流电变成1.5~12V的直流电。那个名人电子词典只能用几伏的直流电,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电线是否好买?当时似乎不好买。至少当地不知道哪里能买到。一天我走路的时候,看到修电动车的小铺门口有一根电动车上拆下不要的电线,我捡起来一看正合用,就是太少了。因为好久没有买到这个东西了,我就厚着点脸问摊主,能不能给我点长的。我知道他要那个没有什么用处,但毕竟那是人家的东西不是?他看到我要这个“没用的”东西有点诧异,但是很豪爽地动手就剪正在修的电动车上的两根导线。我一看他要从中间剪断,忙问可否剪长点。他二话不说,齐根把两根电线给剪下来扔给我。还问:够不够?我连说够了够了。千恩万谢告别出来不提。
东西是有了。但是要改装还是不那么容易的。由于这款名人词典并没有预留改装的余地,要把两根电源线固定在原来的装一节干电池的小空间里还是不容易的。接通很容易,但是一动就挣开、断电了。我曾经用过软物填塞、方便筷子顶住的办法,效果都不满意。后来我把电线的两个线头团成团,然后用截短的方便筷紧紧地抵住,然后把剩下的空间也填实了,这样筷子在里面就不会移动了。然后两根绕起来的线预先打个结,再从在小盒子开口的缝上预先烫出来的小洞里引出来。再用透明胶纸把电池盒的盖子紧紧地沾紧在词典上。这样,里面的线头不会自动移动、断开了,即使从外面用点力拉也拉不动了,问题完美解决。变压器的电压是可以调的,用最小一档正合适,如果不当心把电压调高了,电子词典就烧坏了。为了防止万一,我用截好长度的一小段用过的水笔芯的空管塞在那里把它的调节开关顶死了。这样呢,线有两米长,足够用,也不必老是小心翼翼地担心断电、不敢稍微动一动。动作大大的甚至轻甩都没有问题,用起来实在太爽了。
说起来好笑。当时住的地方十分蹩脚,但是我装了宽带。为了用这个宽带,附带买了一个苹果智能手机,每月要交一百大元,实在是很贵的。由于有宽带、电脑,又有用交流电的电子词典,我当时又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非为自闭而自闭,将以有为也。两年卧薪尝胆,终于达成伟大目标,可慰平生。只可惜被头脑糊涂颟顸昏乱的负青破坏,恨无以复加),竟然不知道智能手机为何物。每天只是把他充满电(实际是一直在充电),仅仅起到移动电话的作用。尽管偶尔在电脑上看到什么手机啊手机程序什么东东,也没有引起注意,就像现在我知道可以扫码付款但是我一直没有用过也不知道怎么用一样。直到九个月之后,偶然把它拿起来玩,发现竟然有这么多功能,跟传统的移动电话完全不同,大开眼界。而此时苹果电脑已经升级一版又一代。
如果现在这个改装后的我十分喜欢的电子词典还在身边的话,我还是会十分喜欢它并且经常使用的。拿起来就有一种亲切感。
可惜的是,这个电子词典还有音箱已经好多其他卖不了多少钱但是对我很有用,买新的要一千多块大元的东西都丢在了那个差劲的老房东家里了。当时租的是他的单元房的地下室(他单元房租一份钱,地下室另外出租),地下室狭小幽暗,钱却要不少。后来我发现稍微加一点钱甚至碰巧同样的钱就可以租到正式的一室独居房,也曾动过心。但是我这个人就是怕麻烦,做事喜欢简单直接,怕环节多,怕费事费时间。后来也就算了。
话说这个租房的死老头和他的死老太,除了房租贵得黑心外倒也没有什么可接触到的缺点。由于是本地居民,他有几处房子,不说房子本身的价值,就是房租都可以享受高水平的生活,还有很高的退休金。但是这个死老太就是死命省钱,所有的衣服器用都是剪他儿子的破烂,连鞋子都不舍得买一双,只知道攒钱,绝不花钱。估计都是为了给他的儿子。这是别人的事,倒也算了。
就是一条,每次马桶坏了、窗户坏了(就那点可怜的可能坏的东西还老是坏),打他电话他总是不接。说法是:电话一接就关机了——天!电话不能接那你还要这手机干什么?他的手机的确很旧很烂,但是我总怀疑基本功能还是蛮正常的。找他修要跑老远到他家去找他。到了他的公寓楼门口,按门铃,他们即使人就在室内也装死不应门。实在烦了,在楼上喊话,非常不耐烦:小__,你来干什么?真他妈的差劲!有时候随着楼内的住户“溜”进单元门,到了它家门口,按门铃,它们装死。有时候直到他们同单元的住户帮着喊才开门出来。跟邻居“热情”打完招呼,“迎”进“客人”,赶紧把门关上,第一句话仍然是:“小__,你来干什么?”这狗日的。
话说我达成伟大目标之后,有个时间空档,找了个临时的工作,准备工作几个月,挣点钱,然后就去继续伟大目标。找到临时性的工作以后到工作的地方去住,我搬家的时候,因为零零碎碎地买了不少东西,不能一下子全带走。就先把包括我那个改装过的宝贝电子词典、音箱还有好多“破家值万贯”的东西放在那个死老头家里,说好过一段时间去取。
哪知道,工作的地方赚的很多但是报酬极低而且对员工态度极差,连半天空余都难得抽出。好不容易抽时间去了两趟拿暂放在死老头那里的东西,老家伙都是装死不接电话不开门。只好作罢。
看死老头的性格,似乎不像是贪图那些东西,况且那些东西大部分它用又用不上或不会用,要卖又卖不了多少钱——尽管对我来说都是宝—— 不知道那狗日的为什么就是不愿意接电话、开门,莫非怕人家一刀宰了他?其他他倒没有恶到那种程度,不值得人家陪他。倒是那个临时工作地方的“老板”太恶劣,常有员工和前员工想动他的手,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活着,也许早已化成了灰。
说得很拉杂,几次写的,比较乱。头绪都不情了。
下回再接着写。
|
-
IMG_20160914_115427.jpg
(369.76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4_115451.jpg
(350.66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6_123207.jpg
(289.76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6_164341.jpg
(735.47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6_171627.jpg
(429.32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102132.jpg
(423.47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102149.jpg
(415.73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102310.jpg
(336.65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102319.jpg
(407.41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102325.jpg
(341.51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192314.jpg
(567.92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192342.jpg
(509.82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192353.jpg
(219.25 KB, 下载次数: 0)
-
IMG_20160918_210633.jpg
(459.92 KB, 下载次数: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