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形字典”这个网站我有时候也访问,里面的资源很好,但是有的仅可作为参考。古汉字释读存在一些随心所欲乱解释的情况,现在市面上释读古汉字的书很多,有的质量很好,有的非常之差。释读古汉字非常吃功夫,需要很高的学养,还要有科学的态度,还要非常勤奋。那些老一辈的古文字学家治学非常严谨,有时候为了释读一个字或几个字,已经有了初步结论,但是不能“定案”,宁愿放着,等到资料充分时才发表意见。这个过程有时能长达十几年。但是现在好多人随随便便就大量发表非常浅薄甚至可笑的东西,实在是误己害人。做人不能太任性,做事、治学更不能任性。
治古文字学,需要有几块基本知识,犹如房屋的墙壁、立柱,少了一块或一根,就没办法从事这项工作。有的人显然是基本严重残缺,所以才会那么任意,作出的“成果”才会那么多、那么可笑。也是功夫深的文字学家,越知道做事不易,所以很谨慎。也是知识浅陋的人,越觉得什么都很容易,手到擒来。古文字释读需要的几项基本功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它们还涉及意向相关的学科,例如考古学。另外,有一些新兴的方法,例如“系统”的方法,即资料不足(古代特别是上古的文献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遗失或消失了,如今可见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时,利用文字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推演,得出严密的符合逻辑 的结论。这是个辅助的但很有效的方法,但是最终做出结论还必须有文献或文物的实证才能定案。很多人音韵学知识、能力残缺,甚至基本没有,连搞文字必须懂音韵的概念也没有,常常任意释读。例如,此网站(估计基本上都是引用其他人的结论)对“永”的释读就很随意,如果不懂音韵学,很可能认为“有道理”,但是从音韵学的角度一看就很可笑了。具体见我在该网站“永”字条下的分析(不知道网站该条是否改写过或删除了评论)。另外,“汉字叔叔”的网站,收集了非常丰富、全面的字形资料,非常宝贵,但是释读(英文)的错误太多太多(比例太大)。我有可能是第一个发现“汉字叔叔”的网站,并在网上介绍的人(或之一)。很多年以后才有记者报道,“汉字叔叔”一下子成了名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