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也来参加讨论吧。先回答问题,然后来点讨论。
If my mother hadn't gone to college, she wouldn't have met my father.
意义上的虚拟语气(教学语法一般都将其当作虚拟语气),形式上的非虚拟语气。
The picture was of such clarity that it could have been a photograph.
主句是非虚拟语气,从句是虚拟语气。
翻译:这张图片如此清晰,它很可能是一张照片。
从句中的could极可能是表示过去时,也可能表示现在时(或者说它根本不表示时间,而是表示语气。详见下面的讨论)。
比较:
The picture was of such clarity that it could be a photograph. --- ...很清晰,有可能是照片(可能是照片,但可能性不大)。意义上的虚拟语气,could 不表示过去时,判断是现在的判断(为什么?见下例)。could表示语气。至于picture was 为什么用过去时,其意义是表示过去时间。那种图片可能现在可能已经不存在了,甚至当时(随即)就不存在了。例如在火焰中出现于镜头下的一张图片,随即消失于大伙中。
The picture was of such clarity that it could have been a photograph.--- could 表示过去时,同时表示语气(推测、判断,未必是事实)。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后面用的是完成时,完成时帮助表达判断是过去的判断,已经完成的事情。【关于完成时可以辅助表示时间,我前面发的一个帖子里面提到了,还没写完】。
相似的用法再举一个例句:
Suddenly he vanished, and I could have fancied a faint shriek had reached me. 突然之间他不见了,我似乎听到了一声微弱的惊叫。
完成式辅助表示时间:have fancied 表示could是过去时(不是纯粹表示语气),had reached me 相对于 have reached me 表示时间更早。had + p.p. vs have + p.p. 被广泛地用于所谓非真实条件句(意义上的虚拟语气)句式中。
通过这些话(以及)下面的讨论,庶几乎可以表达清楚了。
====
讨论: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以说是个学术问题。偶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理解。
虚拟语气是与直陈语气相对的。直陈语气是指说话人把的所说的内容当作事实来说(不管正确与否或是否撒谎),虚拟语气是指说话人表示自己说的话不是事实,而是假设、推测、愿望等等。
以上是虚拟语气的意义,虚拟语气还有一定的形式。关于虚拟语气的形式,据《实用英语语法》(第一版,有修订版,我没有看到)说,不同的语法学家有不同的规定。有的语法学家和一些词典的说明(如美国传统双解第四版上面似乎有说到)规定:只有用动词原形或过去式而不表示直陈语气的才是虚拟语气形式。例如:
1. God bless you!(某牛津词典,不指出具体名称、版本,下同)
2.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y BE aware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t. (牛津)
用过去式的例子如:
3. We were hoping you would help us. ( 好像是牛津某版上的例句,记不清楚了。) 这句话也可以不用虚拟语气:We are hoping you will help me. 或仅从句使用虚拟语气: We are hoping you would help us. 这里的虚拟语气不是表示假设,而是表示客气的语气。
形如句1使用动词原形的虚拟语气现在一般只存在于一些习语中,形如句2的仅存在于一些非常正式的问题中(如法律文书,但在一些动词、名词后英国英语中在should等之后加动词原形的地方,美国英语常保留较老的形式,只有动词原形),形如句3的虚拟语气现在几乎不用了(偶有使用会让人感觉非常正式,用的不是地方的话还会让人感觉在装必)。
我们大陆的虚拟语气教学常常在介绍意义之后,给出公式化的形式。这种方法有好处,便于掌握。程式化的东西具体、细致,便于操作,总是比笼统的东西更加容易使用。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个副作用,就是使学生对虚拟语气的意义的理解不全面,以为虚拟语气就是语法书/语法课上列出的那几种形式。
因此,语法书上常常说虚拟语气在现代英语中已经很少见,并且越来越少。
实际上,现代英语中有虚拟语气的形式与意义不一致的情况。例如
----If you kick me any more, she's dead. 这是去年出品的成龙电影《功夫瑜伽》里面的一句台词。一男子威胁成龙扮演的角色:如果你再踢我,我就弄死她(剧中一女子)。
从意义上说,这句话的后半句显然是虚拟语气,说的不是事实:她还活着呢,并没有be dead.这句话表达了的强烈意志,威胁意味很浓。这句话的前半句也可以使用虚拟语气, 表示假设:(Give me) a single more kick at me, she's dead. 但是当时的语境是:成龙演的角色正在起劲地踢他,踢得很欢,再踢他一次是很有可能的。他说这句话就是为了提出威胁,制止对方继续踢他。所以前半句用如果用虚拟语气显得不太妥当。
但是形式上,这句话(后半部)并没有使用虚拟语气(动词原形/过去式),而是用的一般现在时。这种虚拟语气的用法已经被归入了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当中。
仅通过动词的形式变化(主要是时tense,辅以体aspect等)来表示语气的形式,如上所说,正在消亡中。说起消亡的另一个原因是现代英语更多地使用专门的语气符号——情态助动词来表示语气,而不是用动词本身形式的变化。英语的语气常常表现在情态助动词上面,例如用would、could、should这些过去形式,表示的并不是过去的时间,而是表示语气的意义。
现在的中学虚拟语气教学中,把用情态助动词来表示情态的一些虚拟语气句式归入虚拟语气,而又并不包括所有使用情态动词的句式。例如:
I can swim a mile. 这个句子并不被看作虚拟语气,因为作者认为说的是事实。
You could have been burnt if you had not got out of the building promptly. 主从都被看作虚拟语气,因为它们表示的意义是假设、推测。但这个句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虚拟语气,(仅用主动词的形式来表示)
。
严格意义上的虚拟语气的意义,不依靠上下文是不能确定的。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y BE aware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act. (有没有aware并不知道,即究竟是陈述事实还是进表示作者的态度、判断并不清楚。)
We were hoping you would help us. (究竟是过去时还是虚拟语气难以确定。)
但是在现代英语中,所谓虚拟语气(意义上的,非形式上的)一般都可以确定。方法是通过连词(如if)、情态动词(could, would等)、主动词(或对应的名词如suggest,suggestion)的意义等。因为这些“虚拟语气”的意义是通过非“虚拟语气”的方式(主动词的形式变化)来表示的,所以有的语法学家不认为这些句式是虚拟语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