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书。
看似枯燥无聊,背后却往往有着最有趣的人物和出人意料的传奇。
日本的《编舟记》,和韩国的《词典》,都证明了这点。
不过,这两部的故事固然有趣,但片中的词典,论起体量实在是个「弟弟」。
而词典界的「老大哥」,毫无疑问是《牛津英语词典》(OED)。
它为这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设定了无可争议的规范,成为了后来的语言研究者无法绕过的权威。
如果说《编舟记》《词典》表明,一般人干不了编词典这活;
那么编纂出OED这部卷轶浩繁的传世巨著的,恐怕只能是一群执着的「疯子」了吧。
这部传记故事片,就讲述了这群「疯子」的传奇经历,与他们一手达成的伟业——
《教授与疯子》
The Professor and the Madman
海报上两个人,是这部电影必看的理由。
梅尔·吉布森+西恩·潘,都是奥斯卡得主,这也是两人第一次合作。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英语词典百花齐放,查词只用上网一搜的今天,大家可能很难想象:
长久以来,英语世界都缺乏一部规范、通用的词典。
不论是对日常使用,还是学术研究来说,都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与混乱。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当时英国伦敦的语言学会感到,有必要为英语这门语言「正本清源」。
决定编纂一部,前所未有的,全面、权威的英语词典。
然而他们的雄心壮志,一上来就饱尝挫折。
一开始的几位负责人不是有工作在身,中途退出,就是因病不幸英年早逝。
甚至有一位学者因为精神压力巨大失踪,已完成的手稿也被付之一炬。
一通折腾下来,圈内的语言学专家没人愿意再接手这个地基都没打完的烂摊子。
离他们提出编写一部「完美的词典」已经过去了二十年,而进度,还是零。
直到我们的主角,詹姆斯·默里(梅尔·吉布森 饰)出现。
这是何方神圣?
是哪位名门世家、语言学大咖,亦或是剑桥、牛津的资深教授?
都不是。
默里只是一位普通商人的儿子,14岁就辍学,全靠自学成才,目前在一所中学教书。
当他被引荐给学会时,会里的老学究们无一不惊掉了下巴。
可默里随后的自我介绍,又帮他们把下巴安了回去:
这装逼,给满分。
面对各位教授的考题,「Clever一词的起源」,也是信手拈来:
学会成员考虑再三,决定破罐子破摔,放手让默里来干。
人选有了,但工作怎么开始依旧是个大问题。
在学会的理想中,OED应当是一部「完美的词典」。
它不仅要记载所有的单词及其定义,还要记录每一个单词在不同时代的用法的流变过程。
为此,他们要找到每个单词在每一个作家笔下出现过的例句。
而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工作方式只能以最枯燥、最原始的方法进行——把当世所有的英文书籍通读一遍。
然而比起这宏大的愿景,学会提供的资金却是九牛一毛。
预算只够雇佣两名助手不说,连工作室都是默里自己亲手搭起来的。
就这么几个人,怕不是要花上一百年才能完成词典。
但是倘若能发动几百、甚至几千人一起努力呢?
默里想出了一个不用花钱的绝妙方法——
「所有英语的使用者,请助我们一臂之力吧!」
这封寄给全体国民的公开信,不出所料获得了成功。
各式信笺雪花般涌向工作室,各位国民炫耀一般列出了包含各类生僻词汇的例句。
然而可惜的是,词典编纂中的最大障碍,却来自于一些再基础不过的词汇。
例如,「Approve」。
所有人都知道它的意思是「赞同」,但无论如何努力,主角一行人都没法在17和18世纪的任何一本书中找到它出现过的痕迹。
如果在往常,词典的编辑或许会就此跳过。
毕竟,这个单词的用法在它诞生的 1380 年,和几百年后的现在也没什么不同。
但对一部完美的字典来说,这样的遗漏和断层却是不可容忍的。
漫无目的的大海捞针能逼疯世界上最有教养的学者;
然而一通「无能狂怒」之后,他们还是只能乖乖回到故纸堆中按图索骥。
如此下来,词典的编纂工作几乎陷入停滞,仅仅「A」开头的词就耗费了他们数年的时光。
眼看默里又将重演前辈们的悲剧,一封不起眼的信拯救了他们。
信件来自伯克郡一所精神病院中的「迈纳医生」(西恩·潘 饰)。
信中不仅解决了困扰默里许久的「Approve」失踪之谜,随信送来的包裹更是名副其实的大礼包:
那是超过一千余个单词,在历代典籍中出现过的例句,详尽、准确,无一遗漏。
看起来,这位迈纳医生藏书无数,智慧更是惊人。
他发明了一种分类工具,将某一时期的书籍按出现过的单词首字母全部拆分,重组,极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
在迈纳医生的帮助下,编写工作效率大增。
很快,收录了从「A」到「Ant」之间所有词语的第一册,正式出版。
趁此机会,默里决定亲自前往那所精神病院,将样书送给从未谋面的「笔友」。
然而,现实却令他大吃一惊。
迈纳并非精神科医生,而是精神病患者。
他的确曾是一位医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担任军医。
家境优渥、教养良好的迈纳无法适应战争的残酷,战争结束后,就患上了严重的战争创伤后遗症(PTSD)。
为了疗养,他来到英国,却看到一名士兵试图追杀他。
慌乱之中他跑上街头,在影绰的雾霾中,成功开枪反杀。
然而死者,却是一名无辜路人。
迈纳并没有被判刑,而是被认定有精神问题,送进了精神病院治疗。
这位为词典做出了极大贡献的「迈纳医生」,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现在连普通人都能一眼看出,迈纳患上的是严重的精神分裂;
但彼时,即使是在科技最先进的英国,对精神疾病的研究仍旧是一团迷雾。
抑制捆绑、颅相学、刺激疗法…这些如今被弃之敝屣的治疗方法,在当时仍大行其道。
对于迈纳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从脑海中的地狱醒来,踏入炼狱般的现实,被折磨地痛不欲生。
而唯一能拯救他的「蛛丝」,就是默里向大众发出的那封求助信。
利用自己优渥的退休金,迈纳搜集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书籍;
而他也有充分的时间逐一翻阅,详尽纪录。
他的精神恶疾,反过来却成为他完成工作的最佳庇护,想来是既讽刺,又悲凉。
然而迈纳医生的自我救赎,反过来却成了默里的烦恼。
这部词典标志着大英帝国在文化方面的无上荣耀,人们不会允许它有一丝一毫的污迹。
词典中的大量词条,竟然来自一名杀人犯?
恐怕没有一个国民,愿意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而压力不仅来自于民众。
第一册只卖出去了四千册,出版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还按照原本的方式制作下去,全部词典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出完,就算全部出版了,也必然是亏得血本无归。
出版社因此提出要求:
削减工作量,减少支出,尽快出版。
否则,就要撤换默里。
双重打击之下,默里一度陷入迷茫。
种种困境,最终通向的是那个最单纯、最基础的问题:
为什么要编写词典?
《编舟记》里编写《大渡海》,是为了跟上语言日新月异的进化步伐,令传统的词典焕发新生;
《词典》里地下党编写韩语词典,是为了保住朝鲜民族的文化根源,粉碎日军「文化侵略」的野心;
而建国初期,国内有识之士编写简明扼要的《新华字典》,则是为了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让知识的恩泽普惠广大工农阶级。
这些词典,无一不是为了一国一民、一时一世之利。
而《牛津英语词典》这部无微不至,贯通古今的「大词典」,自然也有与之相称的野心:
不是为了一个编者留名,不是为了一家出版商牟利,亦不是为了一国民众炫耀自傲…
而是为了纪录一门语言的辉煌,为了传承一种文化的瑰丽,为了留下一座属于全人类的宝库。
想通了这一点,默里不再彷徨。
面对报纸的攻讦,他自认无愧于心,还积极运作,帮助可怜的迈纳逃离精神病院,返回美国静养。
而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联系上了当时还是内政大臣的丘吉尔,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获得了官方支持,夺回了词典总编辑之职。
不过最终,默里还是没能看到词典完整出版的那天。
在完成了近半篇幅之后,默里因胸膜炎溘然长逝。
1928年,词典终于推出了完整版,距第一次构思编写开始,已经过去了 70 年。
多达 12 卷,414825 个词语,180 万余条引语…
它的编写者们早已消逝在时光长河中;
它自己,却将永存。
「古板、过时」的词典,是我们血脉中流淌着的文化,一步步艰难前行至今的脚印。
而我们自己,何时才能有这样一部电影?
有人问,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纸质词典是否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
日本的《编舟记》、韩国的《词典》,再加上如今英国的《教授与疯子》,它们的回答异口同声:
「有必要。」
一名 14 岁就辍学的「教授」,和一个精神分裂的「疯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词典之一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证明了词典的意义:
它以文化之名,将诉说着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不分高低贵贱、男女老少,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是因为这个时代太过浮光掠影,我们才更需要那些厚重、踏实的地基,安放我们漂流的思想。
确认我们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