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lwo2 于 2019-11-22 14:01 编辑
一般的汉语词典,要么全用简体字,要么全用繁体字。中国大陆出的词典,规定要用简体字,不会再出一个繁体版;台湾出的词典,卖不到大陆去,也没必要出简体版。不过凡事总有例外,有的通用汉语词典有简体、繁体两个版本,这样全世界的读者就都照顾到了,也用不着用转换软件转来转去了 —— 专家都帮你转好了。
1. 两岸合编的词典
两岸词典/中华语文大辞典:两岸合编的,自然有简体版(http://www.zhonghuayuwen.org/)和繁体版(http://chinese-linguipedia.org/)两种。
不过网上流传的数据、mdx 来源数据,正文都是繁体版的,要想要原汁原味的简体字,还得从上面那个简体网站上爬呀。
中华大辞林:繁体版是五南出版的,简体版则是福建人民出版社。
五南的封面比福建人民的漂亮, 不过这是次要的。真正要紧的是:福建人民出版社并没有出版词典的经验!
福建人民出版社辛辛苦苦把繁体版中华大辞林转成简体字,转完以后发现,还要把部首排列改成拼音排列,每个字重新换部首,按笔顺重新调顺序,累了个半死(请看该书前言),结果书里面还有不少繁简转换错误!
怪谁呢?要怪只怪合编的时候还在用纸质材料,不像两岸词典那样通过网络统筹,可以原生保留繁体、简体两份。
2. 中国大陆出版的词典
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第一版原本就是繁体字的:看这里
后来的新华字典改了简体字,不过有一个非官方的繁体字版,那就是香港商务出的老版《商务新字典》,封面如图(网络图片):
改编者是搞粤语音韵的黄港生。黄氏添加了粤语读音,按康熙部首排列,全文繁体字,删除了「又红又专」的内容,是一个很不错的版本。
当然了,新华字典说自己有十来个版本,老版《商务新字典》只是其中一个版本的繁体版。至于是哪个版本,书里没说,似乎是比较老的。
新华字典为什么可以改繁体版啊?其中一个原因是,人家的第一版,本来就是繁体字的嘛!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刚出来的时候就是简体字了,只是当时印刷的字模有些还是繁体的。大概是想抢海外市场的缘故,2001年香港商务推出了《现代汉语词典》(繁体版)
2015年,跟现代汉语词典很像的《学习词典》也推出了《現代漢語學習詞典(繁體版)》。
《现代汉语词典》(繁体版)牌子响亮,却有简繁转换错误 ……不信请去看:《現代漢語詞典》香港繁體字版若干詞條用字存疑(2011年的文章)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并不是简体书,也不是繁体书,而是:整本书重在反映原貌,释义用简体字、现代例句用简体字,古书作者、篇名、例句都照原文。
汉语大字典普及本这种小号词典,则是全文简体字。
这本书改繁体字就很容易了,直接把释义、现代例句改掉即可,都是现代的话,不用太担心转换错误,有繁体版:遠東‧漢語大字典
只可惜遠東‧漢語大字典只是汉语大字典第一版的繁体版,并不是第二版的;汉语大字典本身偶尔有繁简处理不当的地方,也不可能改。不过,终究比《汉语大词典》强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并不是简体书,也不是繁体书,而是:释义、作者、篇名、现代例句用简化字,古代例句照原文。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汉语大词典简编这种小号词典,则是全文简体字 —— 请不要问这些版本有没有把繁简转错,都「普及」了还管有没有错!
至于繁体版 —— 原书里头,古人作者、古代篇名都是简体字,要转回繁体字,岂不得每一本都去核对一遍?这工作量还了得?
東華書局有繁体版,漢語大辭典(12本)。ISBN:9789576365423。手头没有书,不清楚是否有错,但是東華書局出版的《辭海》是有错的(看下文)
汉语大词典本身也偶尔有繁简处理不当的地方,大家来看这一段:
由于时代跨度大,《汉语大词典》的修订难点集中在通文难、识断难。“没有广博的文史和文献学知识,没有深厚的汉语言文字学素养,要想真正读懂某些文献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江蓝生说,修订者发现并纠正了第一版错漏不当之处,诸如书证的书名、篇名有误,卷次回数有误,引文有错字、脱字、衍字,标点不当,繁简字体、正异字体使用不当,释义不确甚至错误等。
辞海:
辞海原本是繁体字的,后来中国大陆改编了《辞海》,跟最早的版本已经很不一样了,也变成了全书简体字。
大陆版《辞海》是有繁体版的,那就是東華書局出版的《辭海》(1989 年版)!
《辞海》台湾版记事 里面说:
台湾版《辞海》的修订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简繁体字的转换,一是内容的修订。
简繁体的转换看似一项技术工作,且工厂排字有自动转换功能,但《辞海》单字字头有一万多,不可能依靠印刷厂解决全部问题,还是要由人工处理。其中最易出错的是一个简体字对应多个繁异体字,如“干”字,不仅自身独立成字,还有相对的繁异体“乾幹”。“干将莫邪”,“干”字不可改;“干没无数”,意为侵吞财物无数,“干”应改为“乾”。“复”字也对应多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其中“复”的繁体是“復”;“山重水复”,繁体应是“複”;而“复函、回复”中的“复”,应改为“覆”。全书校样虽经多次校对,但因有些原稿错误,以致我在最终校样上还发现过“複印”错字为“復印”等。可见虽只是字体转换的技术性工作,我们也决不敢掉以轻心,为了做到万无一失,特请杨蓉蓉同志作了字体对应表,并组织编辑学习。
另一部分工作是内容的修改……
实际上,東華書局版《辭海》不仅仅全文改成了繁体,部首改回了康熙部首,连内容也跟1989年简体字版时有不同!只有字体仍然是用的大陆的字体。看来为了台湾市场很有诚意呢。
東華書局版《辭海》,有简繁转换错误没有?当然是有的,比如:
師干
《詩·小雅·采芑》:“其車三千,師干之試。”毛傳:“師,衆;干,捍;試,用也。”陳奂傳疏:“言軍士之衆,足為捍禦之用也。”後即用來稱軍隊。
大漢和辭典引用这两处都作「扞」,不作「捍」;汉语大词典第二处作「扞」;辞源第一处作「扞」(辞源没有引用第二处陳奂傳疏)
師出有名
《禮記·檀弓下》:“師必有名。”謂出兵有正當的理由。朱鼎《玉鏡臺記·聞鷄起舞》:“理直氣壯,師出有名,大功可就矣。”後也用以表示行事有理由。
查原书图片,原书明明是「雞」不是「鷄」。
随便看一页,都有这些问题,说明简繁转换的时候,是没有核对原书的,是直接照着所谓的字体对应表来做的。古书对不对,完全顾不上。
3. 台湾本土出版的词典
台湾出版过不少汉语词典,中国大陆翻印过的至少有:《国语辞典》、三民《大辞典》、《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然而,翻印的人似乎从没想过把繁体改成简体,道理应该不难理解:无法在不改变版面的情况下处理成简体字。总不能把简体字里面一模一样的干1、干2、干3放到不同的页码里去吧?
大陆《辞源》是全文繁体字的,台湾翻印的时候直接搬过去,加上注音字母,省事省力,不出毛病。
台湾出版的英汉词典,倒是有很多翻印过来改了简体字的 —— 不过,我们这里说的「通用汉语词典」是没有的,希望落空了。
————————————————————————————————————————————————————————————————————————————————
总结:
在通用汉语词典里面,繁转简的少,简转繁的多。按理说,繁转简出错的概率低,为什么反而少呢?原因大概是:大陆对语文工具书有管制,不符合「规范」的不能出版
简转繁的词典里面,有错误的不在少数。错误少的,一般是保留了原文,无需转换。
|
|